擺脫大眼袋&嬰兒肥 笑顏女孩Peggy
5+2隱痕眼袋手術+口內取脂手術
※本文內案例分享均有經當事人簽屬同意書後得刊登露出,請勿私自截取以免觸法。文內術前術後照片僅供手術之介紹 , 治療效果會因個人條件及術後照護而有所差異。提醒您,任何手術及醫療行為皆有其變因風險,須由醫師當面會診進行評估與溝通後再討論是否合適。※
常常覺得自己的眼袋好大、黑眼圈好重
拍照時也發現眼睛前常常出現黑黑的2條線
因為眼下凹痕會產生陰影,惱人的眼袋可是用化妝遮瑕都蓋不掉的
一開始有點害怕手術,先打玻尿酸讓眼袋看起來比較不這麼明顯
因為我的體質打完玻尿酸容易水腫拋拋的
看起來不自然,感覺把眼睛擠小了
後來經過朋友介紹之後,找到了『愛惟美診所劉淳熙醫師』
決定先去諮詢看看
首先,先分享手術前的照片
我的手術方式:內開式眼袋轉位手術
決定手術當天因為沒有任何手術經驗,格外緊張也有點興奮""
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的感覺~~~
眼袋手術是需要舒眠麻醉,記得要禁食8小時喔
手術前劉醫師會在看手術部位和畫線
手術完會貼固定膠帶要貼三天喔
當天看起來還沒有很腫耶~~~
護理師說通常是手術後二、三天才會比較腫
手術後會在休息室冰敷休息到比較清醒才可以回家
回家前護理師也會很細心的衛教術後注意事項,服務很好也很貼心喔^.^
手術後除了西藥,也可以搭配中藥蜈蚣草幫助消腫喔~~~
術後3-5天可以開始溫敷
醫生會視情況而定
消腫程度因個人體質而異喔~~~
眼下地方會有點黃黃的瘀青,多溫敷會改善喔!!!!
術後一星期
術後一星期的差異也太驚人了~!!
早知道手術這麼一勞永逸的方法,我就早點做了
可以少花時間在那邊美圖秀秀了。(一堆汗顏)""
二星期
消腫的速度非常快,越來越自然,讓我直接拋棄美肌程式(灑花)~~
一個月
眼袋手術把我的眼袋脂肪轉位到淚溝,眼袋就不見了
原本的臥蠶變得更飽滿明顯了,然後淚溝的凹痕也沒有了耶!!!!!
現在照相不再會累累的!!
氣色也超級好的,朋友跟家人都說我變漂亮了呢!!
繼上次劉淳熙醫師巧手改造我的眼袋淚溝大成功後
這次要挑戰的是間皮注射!!!
是韓國的孫立惠醫師幫我施打
聽說這是韓國最夯的間皮注射
據說在韓國無論是大明星還是小資族都會把它作為日保養喔
難怪韓妞皮膚看起來都這麼晶瑩剔透!!
Peggy從小到大就是很容易長痘痘的體質
手就會忍不住去擠
痘疤就是這樣陸陸續續累積下來
首先先看看術前照
針對不同需求可搭配不同產品,達到治療保養的功效
讓皮膚快速變好的神器
跟孫醫師諮詢後
決定搭配生長因子和肉毒
來改善痘痘、毛孔粗大和敏感的問題
除此之外還可以增加"皮膚的緊緻度"喔^.^
立即術後
打完會有點紅紅的
護士會立刻用生長因子敷臉喔!!!
第二天
第三天
太神奇了!!!!!
作為混合性肌膚的我,戰痘這麼多年這是最神奇的一次
僅僅三天就差別這麼大
最重要的是連皮膚也變得超級緊繃!!!
繼上次劉淳熙醫師巧手改造眼袋、淚溝大成功後,這次要認真地面對的就是從小困擾到大的嬰兒肥!!!
長久以來嬰兒肥總是讓自己視覺吃了虧,大家總認為Peggy很胖,疏不知其實Peggy的身材是很勻稱的!~
「圓圓、肉肉的大餅臉,從小到大就是屬於嬰兒肥(babyface) 」,而且無論飲食控制或規律運動,臉上雙頰的肉感,總是甩也甩不掉耶~!
之前眼袋手術諮詢,劉院長知道Peggy為二頰的嬰兒肥嘗試了電波、音波、肉毒..等各種儀器、針劑,覺得效果其實還蠻有限的,所以院長還蠻建議Peggy是可以針對二頰的肉肉臉,動個「口內取脂」的小手術;畢竟Peggy的嬰兒肥是屬於內部深層脂肪。
記得劉院長的提醒,因為也開過眼袋手術,確實能看到實際的好效果,Peggy對手術已經有足夠的心理準備,不再擔心、害怕,畢竟短短的修復期後,接著就是享受長長的美好成果!~
再次經過顏正安醫師仔細評估與診斷後,確認就是「口腔脂肪墊」在作亂啦!
顏正安醫師說明:「每個人兩頰內都有''口腔脂肪墊(Buccal fat pad )'',口內脂肪墊生長在口腔內較深層的部位,臉頰上的肉感是不會因為減掉體重而減少,跟身材的胖瘦是沒有絕對的關係呦~瘦的人也同樣可能會有嬰兒肥的困擾呢!
顏醫師解釋著,其實口內取脂手術不難,只要鎖定口腔內深層多餘的脂肪墊,再從雙頰口腔黏膜處各開出小於1cm的小創口,專業醫師會仔細小心避開神經、血管等組織,取出適量脂肪墊,仔細縫合醫療級線材,所以術後並不需要拆線,而手術時間約60-90分鐘,是安全性很高的手術!
口內取脂 : 術前&術後比較
口內取脂手術
適應對象:脂肪型臉頰肥厚者/改善肉肉臉及有嬰兒肥困擾者/希望V臉者
手術時間 : 60-90分鐘
麻醉方式 : 局部/舒眠
延伸閱讀
※本文內案例分享均有經當事人簽屬同意書後得刊登露出,請勿私自截取以免觸法。文內術前術後照片僅供手術之介紹,治療效果會因個人條件及術後照護而有所差異。提醒您,任何手術及醫療行為皆有其變因風險,須由醫師當面會診進行評估與溝通後再討論是否合適。※